网站首页 > 作文阅读 正文
阳光穿过薄薄的云层,洒在了蜿蜒的小径上,清明时节的微风,夹杂着泥土的芳香和远处飘来的炊烟。我,一位普通的高中生,正踏着春的脚步,去寻找那久违的家乡味——清明粿。
穿过几条小巷,我来到了一间古老的小屋前,那是我奶奶家,一个总是飘着熟悉香气的地方。奶奶的声音从屋里传了出来:“孙儿,你可来啦,快帮奶奶把糯米泡上。”
“好的,奶奶。”我应了一声,便开始动手。糯米要泡多久,奶奶总说:“心急吃不了热豆腐。”泡糯米就像泡茶,需要耐心,等待才能让味道更加醇厚。
我看着那些糯米粒,它们在水中慢慢膨胀,就像我对清明粿的期待一样。奶奶在一旁忙碌着,她把泡好的糯米沥干,开始磨浆。我忍不住问:“奶奶,为什么清明粿这么特别呢?”
奶奶笑了笑,说:“清明粿不仅仅是食物,它承载着我们对祖先的思念和对春天的欢迎。古人云‘清明时节雨纷纷’,每逢这个时节,我们就要制作清明粿,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敬意。”
磨好的糯米浆散发着淡淡的香气,奶奶把它倒入蒸笼中,不一会儿,蒸汽便弥漫了整个厨房。我忍不住赞叹:“这简直就是‘炊烟袅袅升起,仿佛人间仙境’啊。”
奶奶听了,笑着拍了拍我的头:“你这孩子,还会用诗词了。不过,清明粿的制作还远没结束呢。”她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艾草汁,混合着糯米浆,使得原本洁白的浆液渐渐染上了春天的颜色。
艾草汁的清香与糯米的甜味交织在一起,这是一种季节的呼唤,是一种家的味道。我看着奶奶熟练地将混合好的浆液包上馅料,然后捏成一个个小团子,每个团子都仿佛蕴含着春天的故事。
“孙儿,你知道吗?做清明粿就像做人,需要耐心和细心。”奶奶边做边教,“你要把每一份材料都当做是对生活的尊重,这样做出的清明粿才会美味。”
我点了点头,认真地学习着。不一会儿,一笼笼热气腾腾的清明粿就完成了。奶奶把它们一一取出,放在竹匾上晾凉。我拿起一个,轻轻咬了一口,那软糯的口感和淡淡的艾草香,让我不禁闭上了眼睛,仿佛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和春天的力量。
“‘一日之计在于晨’,孙儿,你也要像这清明粿一样,每天都有新的开始,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。”奶奶的话,像春雷一样在我心中响起。
我望着手中的清明粿,心中涌起了一股力量。是的,就像这清明粿一样,我要把每一天都当做新的起点,去追求,去探索,去成长。清明节,不仅仅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,更是一个提醒我们珍惜时光、感恩生活的好时节。
随着夕阳西下,我和奶奶一起品尝着这份家乡的美味,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。清明粿的味道,不只是舌尖上的享受,更是心灵深处的一种慰藉,一份传承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3561739510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- 上一篇: 翠微深处话清明
- 下一篇: 《细雨润无声,谷雨诗语芳》
猜你喜欢
- 2025-04-07 《糯香传情:清明节的小故事》
- 最新文章
- 热门文章
- 热门tag
- 随机tag